从小有担当——幼儿责任感的培养

作者:张妍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31日

 

  从生活、学习、游戏等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行为、态度等种种表现并不令人乐观,自私、破坏、攻击、懒惰的心理状态及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种种不良因素的存在给幼儿责任感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阻力。而对幼儿来说,责任感的培养是个性发展的核心,对幼儿的终身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少研究也表明,儿童阶段,尤其是幼儿阶段是责任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孩子责任感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必要的一课。

    一、在一日活动中渗透责任感意识和责任行为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同时无论在生产上,无论在课堂上,无论在学校里,无论在混合小队里,都需要有责任心,这是很重要的。"但责任教育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必须将其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1、从小事做起,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随处都可以发现,责任心缺乏已经成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老师不经意的情况下,幼儿时常很难把握自己所应担当的责任行为。比如说有些小朋友看完图书,图书就随手一放,;午睡时,脱下的衣服乱成一团,随手一扔;区域的拼图经常七零八落,满地都是,却无人主动整理;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举不胜举,幼儿缺乏做事有条理,物归原位的好习惯。其实这些都是责任感缺乏的表现。因此,必须从小班开始,给幼儿树立规范,并持之以恒,使幼儿从小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好习惯,增强责任意识。因此在小班第一学期,我就重点加强了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如"叠衣服比赛""怎样洗手""我会自己穿衣服"等等,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将自己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另外,针对一些小班孩子做事有头无尾,马虎敷衍的现象,我加强了个别教育的力度,实施"鼓励赞赏+反复练习"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件事情;还要求幼儿一定要做完一件事后,才能再做另一件事情,学会有条理地安排事情。从日常生活中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入手,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良好习惯,使幼儿逐渐形成初步的责任感。

  2、用比赛和竞争的方法,激发孩子的责任意识

  幼儿年龄小,由于受感知能力低、理解能力弱的限制,他们无法理解什么是责任感,怎么样做才算是有责任心,所以我设计了一些竞赛性的活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责任意识。比如:进入中班后,我们请幼儿自己做值日生,我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值日表",按照"值日表"的安排,每天会轮到5-6名孩子,孩子们兴奋不已,可喜欢啦!他们积极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如搬桌子、分调羹、检查洗手等,幼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责任意识也逐渐增强了。同时我们利用这一契机,组织每天的值日生比一比,由小朋友选出哪个值日生的"工作"不用老师提醒就能做得很好;评出的最负责的值日生就可以获得"小巧手"的称号。这样一来,孩子们对自己 "值日工作"的要求非常明确,责任心也大大提高了。记得在一次"种植角"的活动中,幼儿精心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容器,并加以装饰,给小种子营造了一个个美丽而温馨的家,有的幼儿种了大蒜、有的幼儿种了菜籽、土豆,种类十分丰富。开始时,我和孩子们就一起商量如何照顾小种子的方法,有的幼儿说:"天天给小种子浇水。"有的幼儿说:"要给种子施肥,给它喝牛奶。"有的幼儿说:"星期天要把种子带回家照料。"在幼儿的讨论中,我发现孩子们如同照顾自己的小宝贝似的,丝毫不愿让小种子受到一点伤害。在孩子们激烈的讨论声中,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决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小种子的生长过程,我一下子拍手叫好,为他们的自信与爱心感到高兴与自豪。随即我抓住时机,附和道:"那我们就来比一比,谁的小种子第一个发芽,谁就是"种植大王"。话音刚落,孩子们宏亮的声音打破了周围的宁静,"好,咱们就来比一比!"这时,孩子们信心十足,明亮的眼睛中透出了他们的自信。一天天过去了,终于有一天,有一个孩子发现他的大蒜冒出了绿绿的嫩芽,他那兴奋劲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想,没等到种子发芽的孩子们一定很失落。可是令人感动的是,孩子们的责任心非但没有减弱,相反还大大增强了。他们有的将种子带回家照顾,有的将种子放到教室后阳台,经常去浇水,一有机会就跑去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还互相议论着,忙乎的不得了!过了几天看看没有动静,就会赶快跑过来问我们:"老师,你帮我看看,为什么我的大蒜还没有发芽呀?我每天都在给它浇水!"那副着急的样子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由此可见,通过比赛的方法,孩子们的责任意识被充分激发了,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学会了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真是一举两得,事半而功倍!在我的实践累积中,我也总结出了不同年龄段的几种比赛和竞争的方法,以激发孩子的责任意识:如小班幼儿可以开展"我是巧巧手"的活动,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穿衣、叠毛巾、穿鞋等;中班幼儿可以开展"我是值日生"的活动,锻炼幼儿的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学习小组分碗筷、照顾花草等;大班幼儿则可以开展"我是能干的哥哥姐姐"的活动,在各种竞赛评比活动中,幼儿以自己的能力挑战同伴,挑战年级组的其他队员,锻炼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

3、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幼儿集体责任感的培养

  集体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指热爱集体生活,热爱集体中的成员,自觉为集体尽义务、作贡献,关心并维护集体荣誉的情感和行为。它是一种积极而强大的道德力量,对幼儿个性、社会化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大班阶段,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萌发他们的集体主义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性朝向适应社会的需求与选择,有助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发展,使他们将来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义务感的社会成员。我们以培养幼儿对集体的关心和热爱为核心,将责任感的培养贯穿在幼儿日常活动中,使幼儿形成一种"以园为荣,班荣我荣,他乐我乐"的强烈责任感。平时,当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自然流露出责任心并付之行动去帮助别人,使别人也能得到快乐。如:一个小朋友身体感到不适,出鼻血了,许多孩子会抢着去拿餐巾纸帮他擦拭干净,并体贴入微地扶着他的小手,让他到床上休息;偶偶看到小朋友摔倒了,孩子们会很温柔地问:'摔疼了吗?'并能主动地帮助扶起。手工课上看到地上星星点点的纸屑,他们会自觉地拣起,投放到垃圾桶中。在孩子悄无声息地为同伴、为集体付出爱的行动时,我们及时的给予表扬肯定,不断强化幼儿的集体意识,以点带面,鼓励更多的孩子向他们学习。久而久之,幼儿就明白了为集体、为同伴服务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比如在开学初,中班小朋友想出了用"橙汁瓶"做器械操的好办法,却为筹集不到相当数量的橙汁瓶而发愁,他们在幼儿园的拐角处张贴了许多关于收集橙汁瓶的宣传画。当我班小朋友知道这件事后,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热情参与到和中班弟弟妹妹一起收集"橙汁瓶"的活动中,有的孩子还很用心地问邻居要"橙汁瓶",有的孩子则带动家人加入收集"橙汁瓶"的活动中。"收集橙汁瓶"的活动在众多热心人的帮助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观摩中班弟弟妹妹神气地做 "橙汁瓶"器械操,我班孩子个个笑逐颜开,从他们的笑容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帮助别人的快乐,我想,他们在行动中也理解了"幼儿园是我家"的真正含义,感悟到了作为一个大班小朋友应该为""所承担的责任。从实践意义上真正加强了幼儿集体责任感的培养。

  二、家园同步,共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1、让家长明确责任感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家庭教育重视与配合,直接关系到幼儿责任感培养的效果。如果家园双方步调不一,也就很难使幼儿责任感的形成成为幼儿自觉的行为意识。为使家园同步,取得应有的教育成效,我园举办了相应的家庭教育讲座,如陶雷 "我的孩子是神童"的讲座中,就强调了"幼儿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方法,对老师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我班还利用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园地,定期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宣传家庭培养幼儿责任感的重要性。并从身边汲取素材,罗列一些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不当现象,提醒家长引起重视,明确教育方向。以家教中常会有的疑惑问题切入,如:哪些事情是孩子他自己应该做的,当孩子做错事时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是诚实负责,还是欺骗隐瞒;是搪塞推脱,还是勇敢承担?针对以上问题,我与家长们积极互动,共同探讨,在"手拉手"栏目中展现出家长们的思想与理念,不同的思想与教育策略的碰撞,使家长们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也使家长们能积极地反省家庭教育的得失优劣,颇有成效。比如我们班中有个小朋友韬淘,平时做事总是丢三落四,对自己的事丝毫没有责任心。常常不是书本找不到了,就是老师要求收集的资料落在家了,于是不是请老师帮她找,或者就干脆把责任推到大人身上,"是妈妈没帮我放在书包里。"说话的口气也是理直气壮的。对于他的这个不良习惯,虽然进行了个别教育,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经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才知道她在家也是如此。玩具不管好,等到要玩时到处找;自己喜欢的图书随处放,想看时就问妈妈:"你把我的书放哪里了?"父母见他很着急,由于看书是爱学习的表现,常常主动帮他找书。孩子的这种做法其实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而父母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危害,所以没有及时的加以引导。因而使韬韬的责任心时进时退,不能持之以恒。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因此,我利用了家长园地的"手拉手"栏目,针对这些缺乏责任感的幼儿,调动家长进行了策略与方法上的探讨,举例说说自己是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一段时间下来,韬韬的父母都说受益匪浅,明白了"对症下药"的道理,知道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妥,不能纵容孩子的不负责行为。后来,我们慢慢发现,韬韬丢三落四的现象越来越少,在家园联系手册上还能看到妈妈对韬韬做事有责任心的赞赏呢!现在,我班的韬韬不仅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而且还能主动帮助别人,就连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也能很及时的完成,真的让老师和父母感到很放心,很欣慰。通过这个案例,我也深深感受到,只要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能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培养幼儿责任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家长就会积极参与,我们的教育目标也会随即实现。另外,对于一些缺乏责任感的小朋友,我还建议家长采取了其他一些做法,如让小班孩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中班孩子学习饲养小动物,自己准备第二天要求带的东西等,不断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孩子在升入大班后,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在社会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安排孩子"参观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做点事,带孩子参加居民区的卫生劳动、绿化活动等。在社会活动的实际锻炼中,让孩子逐渐感受到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进行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A·哈理斯指出:"父母的身体力行,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它在人生的过程中会自动播放这种具有贯穿人生始末的强大影响"。这说明,要想孩子有责任感,首先父母要有责任感,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父母做事认真负责,并以之为习惯。那么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孩子就会自动地模仿,成为强有力的教育力量,这比任何一种空洞的说教要有用得多。同时,家长与孩子之间要以平等的态度互相检查、督促、评价完成任务的情况,并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就可以养成孩子稳定的责任感。

  3、积极开展有价值的亲子活动

  责任感培养不仅仅体现在幼儿的活动中,也可以体现在亲子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能体会到与父母一起游戏的乐趣,同时也能理解自己在亲子合作中应该承担的任务。我班经常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如"环保小制作"活动,幼儿与父母各分其责,互相合作,屏弃了包办代替的现象,使幼儿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应该负的责任,而不做无用的"寄生虫"。长期以来,孩子们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更多了,在与父母的商量合作中体现更多的是责任感,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越来越清晰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与地位,突出了主体性,这也正是幼儿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三、让责任感成为幼儿自觉执行的行为规范

  幼儿责任感的培养具有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负责、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明确自己的身份,做所扮角色的事等等,都是极好的方法。当幼儿的责任感不断增强时,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将责任感内化为幼儿自觉执行的行为规范。那么如何让幼儿的责任感成为幼儿自觉执行的行为规范呢?这必须遵守一个原则,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家园配合,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从我不但积累的实践证明,我觉得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更应该从小抓起,从幼儿建立初步的责任意识开始。记得刚入园的小班孩子,老师为了稳定他们哭闹的不良情绪,允许他们把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还摆出了五花八门的漂亮积木。当他们津津有味地玩玩具时,沉浸在积木地搭建中,就象一只只幸福的小鸟。而在收玩具那一刻,我却时常看到"玩具玩到哪儿放到哪儿"的现象。老师阿姨往往就成了孩子们的"小尾巴",到处帮他们整理收拾导。这就等于默许了孩子们乱扔乱放的不良行为,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惯。家中的情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一来,也导致了他们惰性的滋长,扼杀了幼儿该有的责任心。为改变这一现状,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明显地教育成效。其一,建立规则,玩具必须物归原位;其二,设计图标,学会看物品摆放的图标;其三,负责到人,自己玩的玩具必须自己负责。这样一来,孩子就变成了玩具的主人,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玩的东西,按照老师制定的规则去取放各种玩具。于是,孩子们慢慢地开始建立了责任意识,游戏过后,会试着按图标取放玩具、材料,尝试将玩具、材料物归原处地放好。一学期下来,孩子们收放物品的习惯明显好转,对自己的玩学具也有了责任感。破坏、缺少、遗漏现象很少,不仅遏制了资源浪费,还培养了幼儿做事有始有终,整洁有序的好习惯,责任感也明显增强了。从这个案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孩子的一切良好行为都受责任意识、责任规范的支配。日积月累,强烈的责任感也会使幼儿以主动、自觉的态度进行活动。其实,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就能有针对性地培养班级中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在各种行为活动中提高责任意识,让责任感真正成为幼儿自觉执行的行为规范

  通过具体实践,孩子们的责任感意识明显增强,责任心显著提高,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乐于帮助别人,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高度的责任感是孩子学习、工作、生活的良师益友。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