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游戏创新活动的尝试

作者:叶红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31日

 

摘要:音乐游戏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但长期以来,较少地作为活动的主体来完整呈现,那么就需要对音乐游戏进行创新,笔者分别从教师在创新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和音乐游戏组织设计中的创新教学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在音乐游戏的创新教学中,为孩子将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定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游戏   创新活动

音乐游戏作为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一种,长期以来,较少地作为活动的主体来完整呈现。分析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音乐游戏由玩法和规则构成,教师较难把握教与学的度,容易留下教的痕迹而影响幼儿游戏的自由度:其二,音乐游戏的特性决定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出现过度兴奋,产生冲突等现象,能否将幼儿的情绪保持在适度舒适的兴奋状态,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其三,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甚少,教师在设计组织音乐游戏时感到困难较大。

基于对音乐游戏的喜爱及其价值的认知,教师以音乐游戏为平台,通过精心地设计,把自己所理解的创新理念融入活动中,对已有的教材进行再创作,使原本统一的变成适合自己孩子的、有个性的东西。旨在拓展音乐游戏素材,探寻正确教与学关系的策略,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

.教师在创新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音乐性

这一原则体现在音乐素材应形象鲜明,结构工整,能随音乐的变化想象并表现游戏情节。如教师创编的音乐游戏《小鹿和小兔》,它源于一首法国儿童歌曲《大鹿》。有幼儿喜爱的小兔、小鹿的动物形象,还有他们喜欢扮演的“大灰狼”形象。再如歌曲《三只小熊》改编的音乐游戏《熊的一家》,里面有强壮的熊爸爸,漂亮的熊妈妈及可爱的熊宝宝。这些鲜明的音乐形象也是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的前提。

2.趣味性

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音乐游戏材料应幽默、诙谐、夸张。如《小老鼠送礼》是一个带歌词的音乐游戏,旋律选自电影《三笑》中的片段。教师巧妙地将老鼠给自己的天敌—猫送礼的情节填进了歌词,使游戏充满情趣。二是游戏玩法的起伏、变化。在每一次游戏中,教师不断地添加新的刺激和挑战,以保持幼儿适度的兴奋感。例如《小老鼠送礼》通过变化三种玩法来调控游戏的节律和幼儿的兴奋状态。首先,每个幼儿独自玩手指游戏,以巩固歌词,熟悉在歌曲最后一个音抓逃的规则;接着,幼儿两两结伴玩手指游戏。融入合作交往的因素。由于这两种玩法都是坐在椅子上进行的,所以教师能很好地控制幼儿过度兴奋,使他们在舒适的情绪状态下轻松自如地学会玩法和规则;最后,幼儿进入第三种玩法,加入师幼互动和一定空间范围内追逃的情节,使幼儿充分动起来,而动,是让孩子感受音乐的一个好办法。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去听、去表现,使他们在游戏中得到较好地发展。

3.游戏性

这一原则体现在音乐游戏除了角色表演外,还注重玩法、规则、空出高潮的设计与处理。孩子的学习是以经验的方式进行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教材,在游戏的创编中更要注重游戏的可行性。在反复地推敲实践中应提倡顺应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在满足孩子的好奇、解决孩子的问题中进行学习、创新。如音乐游戏《小鹿和小兔》,原歌词中“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我们考虑到“小鹿”的形象会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而不被听着误以为“大路”,就把原唱中的“大鹿”改为“小鹿”。这首叙事性歌曲的最后部分鹿和兔的对话“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兔呀、兔呀、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根据我国的人为特点,以教育幼儿“人与动物要和平相处,共创和谐大自然”为目的,在反复的试教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最终把歌词改为“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老狼追来了”“兔呀、兔呀、快进来,咱们快把门关好”。实践证明,我们的创新是对的,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们喜欢适合自己的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尝试用角色对话来表现人物形象,在角色扮演中将游戏推入高潮。

经过我们的尝试、创新,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对音乐的反应敏锐了,不仅使幼儿受到了音乐的熏陶,提高了幼儿的音乐能力,更让他们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塑造了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得发展。

二.音乐游戏组织设计中的创新教学

1.音乐游戏的组织设计

活动组织合理与否,不仅是有效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保持身心舒适愉快的决定因素之一。在游戏中如何围绕玩法、规则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指导的关键。

1)从音乐感受导入的组织设计方式

从音乐的某一要素开始,如“小鹿和小兔”就是从感受歌词导入的。幼儿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地参与游戏。

2)以动作为主的组织设计方式

动作是音乐游戏的就“血肉”或“色彩”。音乐游戏往往采用动作学习的方法,以符合幼儿艺术感受、想象和体验的特点。随着新的刺激与挑战的逐层加入,这种方法不仅使游戏的组织富有变化,还有助于幼儿积累丰富的动作表达词汇,发展“迁移、探索、创编”等各种基本学习能力。特别是在动作探索创编活动中,通常从提问开始,教师的任务是鼓励幼儿尝试、反馈幼儿的尝试,并且给幼儿更多自由探索的时间及空间,使幼儿在探索的同时学习知识技能,掌握动作表达的词汇,以便更好地表现。如音乐游戏“小鹿和小兔”中,教师巧妙地在幼儿自由尝试和探索的基础上,引入一条具体的创造线索。“你们想怎么玩这个游戏?”“我们还能为小鹿搭什么样的房子?”逐步地引导孩子们在自由表达地空间里,完全释放自己,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游戏的意义。

2.音乐游戏中的情绪调整

在音乐游戏中,将幼儿群体的情绪保持在适度兴奋的水平,使他们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活动,而避免兴奋点转移或扩散,对教师是一个考验。如在音乐游戏《小鹿和小兔》中,教师和孩子们围坐一起,以“兔妈妈”和“小兔”的身份一起商量、讨论、征求意见,教师与幼儿即是师生,也是朋友、合作伙伴、宝宝与妈妈。在这样充满爱意、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中,整个活动情绪的调整是较容易被教师把握的。

3.音乐游戏中的教师语言形态

与其它活动相比,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大部分时间都会处在比较不稳定的状态中,那么,在这种比较特殊的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形态应该怎样运用呢?我认为,主要是有声语言与体态语言的应用。有声语言应用在相对动态的音乐游戏中,教师的讲解要精炼,多使用幽默语言、情景语言,这样会较好地调动起幼儿的主动参与性,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在音乐游戏中体态语言的应用在发起、维持或结束幼儿行为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经常用有声语言,不但无法引起幼儿的注意,而且会因过多的噪音使幼儿产生急躁、焦虑。以“为小鹿搭建房子造型”为例,语言信息、音调、停顿、赞赏等体态语言的运用使整个游戏显得更加生动有趣。总的来说,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应用更好地融为一体,运用“边检查,边反馈调整”的教学策略,减轻了幼儿理解、记忆、反应的负担,使整个游戏活动显得更饱满、有激情。

在音乐游戏的创新教学中,我们作为创新者,本着主线要新、思路要清楚,让幼儿自己学着去发现、归纳,把重点放在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步步深入下去,逐步地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方式,为孩子将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黄瑾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印刷厂20015月出版;

   [2]《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陈淑琴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月出版;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