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语言:了不起的袁隆平爷爷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zlb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9日

故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在人们遭受饥饿折磨的时候,一位“神农"捧出了拯救世界性饥饿的法宝——杂交水稻,这个被冠名为“东方魔稻”的奇迹让中国人看到生的希望,也让世界人民远离饥饿。这位新时代的“神农”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爷爷成长的年代,正值日本侵略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也看到许多人饿死在逃难的途中。从那时起,他就树立了让天下人吃饱饭、不挨饿的伟大志向。

袁隆平爷爷在重庆北碚的西南农学院读完了大学,为了自己的理想选择了在偏远的湘西农村的农校教书。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田埂。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袁隆平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作。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许多权威学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周围充斥着反对声甚至嘲笑声。但他在反复思考、探索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

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回。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型垄、一行行、一稳穗,大海捞针般地在几千几万的稻稳中寻我,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的意志,在勘察了14万余株稻穗后,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他终:顽强起国内外科技界高度重视的“惊世”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着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

研究的过程虽然痛苦,但“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再挨饿”的诺言却让他意志异常坚定,每当遇到阻力的时候,他都告诫自已戒骄戒躁,为长远打算。试验器材被毁,他就偷偷拿着手电筒,将残存的秧苗一株株收拾好带回家中,藏在臭水沟里;700多株试验材料再次被毁,他忍住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他带助手到海南开展试验,连续7年春节都在外面度过,遇到台凤暴雨天气,就卸下门板。将秧苗抱到门板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即便是在大地震来临时,也不顾生命安危保护种子,因为余震不断,为了把试验继续进行下去,他们就在操场草席上睡了整三个月.....

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韧性,袁隆平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将困难一一化解。1974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种的“南优2号”杂交稻亩产628公斤,与常规稻亩产150公斤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袁隆平爷爷说:“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是让杂交水稻更多地造福世界。我希望杂交交稻不仅对建设中国的和谐社会做贡献,也希望为建立世界和平做贡献,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如今袁隆平爷爷已经快九十岁了,但仍在忙着研制一一种在盐碱地里也能生长的海水拍,他想通过海水种植化准涂为良田,让于革不生的盐碱地的要香。袁隆平爷爷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着,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