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活动:十里桃林

作者:无锡市堰桥中心幼儿园 陆飞花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31日

活动目标:

1、大胆创作自由的线条,想象线条与春天的联系,愿意表达。

2、欣赏作品《春如线》会用色彩布局春天的桃林,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整张长卷铅画纸、毛笔、黑色、粉色、红色、玫瑰色颜料人手一份

桃花风景PPT 、MV

吴冠中作品《春如线》

活动过程:

一、说说春天,引出主题

师:这段时间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周围的景色发生了一些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原来春天已经悄悄的来了。

二、创作舞动的线条

师:如果给你一支笔你能把春天画出来吗?

1、教师示范:沾一沾,舔一舔,躺下来,拉一下。(我画了一只天空飞翔的小鸟)

2、画画就是这么简单,这么潇洒。春天还有什么也像线条一样的呢?

3、幼儿创作:你们也想潇洒一下吗?每人拿一份墨汁一支笔,用老师教你们的方法画一画春天吧。提示:还记得方法吗?(躺下来,拉一下)

4、说说你画了春天的什么?

三、欣赏吴冠中作品《春如线》

1、观察作品

我们无锡有一位很有名的画家爷爷,他叫吴冠中。他给我们画了一副春天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画了什么?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爷爷这副画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春如线》,这是什么意思呢?

2、欣赏作品

春天是一个欢乐的季节,细细长长的线条像温暖的春风,像蒙蒙的细雨,像是跳舞的柳条,像钻出泥土的小草,也像细细的水流,摇摆的小花,春天就是这么美。

四、色彩布局十里桃林

1、春天在这些跳舞的线条里,春天还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里,你们觉得春天应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小结:春天在各种各样的色彩里。

2、这段时间小朋友的妈妈们都喜欢看一部电视剧,里面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我们一起去看看?

你看到了什么?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

3、介绍无锡阳山

这个开满桃花的地方,叫十里桃林,里面住着几万年几十万年的神仙。其实呀,我们无锡也有一个满山遍野开满桃花的十里桃林,这个地方叫阳山。那里出产我们无锡的特产水蜜桃,现在这个季节刚好桃花盛开。

想不想让这么美的桃花盛开在我们的画上,变成花一样的海洋呢。

3、教师示范:抓一把桃花(颜料),手掌按一按,手心敲一敲、手指点一点。

五:展示作品,启发幼儿给画起个名字。

中班美术《十里桃林》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

最近经常听到孩子们在课间哼唱着歌曲,我很好奇地问他们唱的什么歌曲,他们很开心地告诉我,是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歌曲,他们在妈妈们手机里天天听这个歌曲。我突发奇想,现在正好是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我是不是可以利用电视剧里“十里桃林”这一场景,来设计一堂关于春天的美术教学活动呢?于是中班美术活动“十里桃林”就这样诞生了。我收集了电视剧场景图、《春如线》美术作品等相关资料,并把它制作成了ppt、视频。在绘画形式上,我也做了大胆的尝试,让幼儿通过水墨画的方法来展现“十里桃林”,先用毛笔创作春天的线条,用手掌印画来表现桃花。

我觉得美术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件特别愉快而美好的事儿。在整个活动的设计中,我始终遵循幼儿为主体的理念,突显在以下三方面:

1、送给了孩子一双慧眼。通过谈话活动“春天的变化”、欣赏活动“春如线”自然地将幼儿带入了一个美的境界。春天的线条创作打开了孩子们创造的慧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着自己眼中春天,“线一样的柳条”、“线一样的小鸟”、“线一样的春雨”、“线一样的阳光”,很自然地让幼儿对春天的美由感受提升到了表现,为接下来的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2、还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的艺术是儿童生命本能的自然突现。因此,在欣赏过程中,我创设了一个特别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欣赏画家吴冠中爷爷的美术作品《春如线》,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展了幼儿视野。由于《春如线》这幅作品对幼儿的视觉冲击力较大,想象余地也较多,所以在赏析时,我就有重点地加上了一幅幅“春景图”,欣赏中让幼儿视听结合,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充分拓展了孩子的想象空间,充分感受到作品中的美。从而增强幼儿创作的自信,体验创作的快乐。

3、赠给了孩子一个平台。欣赏与操作相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纲要》中指出:老师要培养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情感与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老师的一句“想不想让这么美的挑花盛开在我们的画上,让它变成花一样的海洋呢?”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创作兴趣,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着春天的美丽,进行着艺术表现。

在活动过程中突现了一种渗透意识,那就是我们美术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欣赏与表现时,我始终给孩子以亲切的眼神、鼓励的点头、会心的微笑、赞赏的话语,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自我体现的快乐。活动形式让第一次接触水墨画的幼儿感到很新奇,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